2007年5月22日 星期二

舞碼介紹 Together or Not

舞名:Together or Not
編舞者: 茵茵
舞者: 貞葳. 姿君. 婉評. 逸涵. 紅文. 毓凌. 采薇.



對我來說,編舞不是常有的事,但我還是抱著滿懷期待的心情去嘗試;還沒有開始工作之前,我想起曾經在高中班展編的舞,我翻箱倒櫃找出存封三年的DVD,對著電腦傻笑當時編舞的青澀。


三年之後,我又再次挑戰自己的創作能力和潛在意識相瘋子般的想像力,不管哪裏飛來的想法到底是對是錯,先試了再說,但完成一件事情也需要時間和運氣,怎麼說呢?一開始,我知道自己擅長帶有戲劇張力的舞蹈型態,我也嘗試編創這樣的舞作,也許想的總是比做來得容易,越編越覺得空洞、無力,所以我放棄了,跟著容易放棄的編舞者,我想舞者們也是不好受的,過了大半個暑假、試了無數個組合,總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其實放棄,就是否定了我自己,但時間過了,我也沒什麼感覺了,一直到第一次審舞,每個編舞者都為了能否順利審舞而忐忑不安或是與舞者們努力工作的景象都讓我投以羨慕的眼光,看過每支舞,不管成熟與否都讓舞者兼觀眾的我大呼過癮,原來這不但是為自己也是為這個班級盡一份心力,好勝心強的我,這時就下定決心編一支屬於自己的舞,因為怕重蹈覆轍,所選擇風格自由的現代舞,然後對自己說:『做就對了!』。


萬事起頭難,打算從音樂著手也不是這麼容易,無調性的沒感情、有調性的又太規律,但我想沒頭緒才是主因,音樂搭不上我思想洪流的快車,我只有先把想像中的舞先排出來,但是越排越起勁,沒辦法靈感來的時候想停也停不下來,而這支舞的如何,都是從生活中摸索出來的,熙熙攘攘的人群、夢裡發生的事、桂花飄落的方向、電動不自然的2D空間、打翻的仙草蜜排列的形狀、看表演的心得、夜市裡的打彈珠等等,雛型出來後,找音樂的方向也隨之生活化,我想這也是我愛上編舞的原因之ㄧ,也是容易失敗的原因,畢竟用流行音樂是天條之ㄧ,用的好壞與否更是考驗編舞者的品味能力,我想我知道這支舞的和缺點在哪,但那並不是弱點,也許無數觀眾中總是有人會喜歡那個缺點,我是為他們謀福利,雖然那聽起來像是疏於經營的藉口,但我為自己鋪了後路,有進步的空間,不過就是賭這一次嘛!


如果把雙手靠攏數一數,我想我的舞者也是不是十項全能、十全十美、什麼都會,但是他們聰明的身體和靈活的頭腦幫了我很多的忙,因為編舞者有時已經麻木,看不出個所以然,在編舞者要崩潰之餘,警覺性高的舞者們總是能拉這個混沌的人一把,時而積極進取時而放空發傻,都還是讓我情不自禁愛上這一群奇怪的人,也讓我不自覺得想要排舞的氣氛很開心,野餐是常有的事,發憤圖強才是罕見,但是越接近審舞情況就會有所不同,排練都已經昏天暗地,編舞者為求完美還是會發瘋似的加排,我想那種體力和腦力都已經榨乾逼近精神分裂,不過這讓我越是看見同學間互相的體貼和關心,人都不是完美,誰都有讓人不爽快的地方,但是越是團結,那份強烈的不自在早就昇華,在那個期間我覺得緊緊拉著彼此的力量……很強。我想我在這之中學會如何愛人,沒有誰跟誰能夠在一起一輩子情侶、好朋友、親人亦是如此,如果我能愛他們直到我失去他們,那我會知道原來我是活在當下。




重編一支舞簡單,但其過程得來不易,如果我想再次擁有這樣的回憶,是不是就得再來一次?再編一次?Yes,I’m ready!


沒有留言: